保持自己的节奏
我的目标是穿过沼泽,而不是每一条鳄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线任务,节奏清晰的维持它在世间的纷繁诱惑中很难,与人相处不被他人同化也很难。So, 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或许都没那么重要,保持自己心中的向往、保持自己内心一片美好地、保持天道与人伦的敬畏,是使自己不那么偏离主线任务的关键。 看尽人间烟火、依旧保持少年心。这将是我后面的追求!…
我的目标是穿过沼泽,而不是每一条鳄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线任务,节奏清晰的维持它在世间的纷繁诱惑中很难,与人相处不被他人同化也很难。So, 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或许都没那么重要,保持自己心中的向往、保持自己内心一片美好地、保持天道与人伦的敬畏,是使自己不那么偏离主线任务的关键。 看尽人间烟火、依旧保持少年心。这将是我后面的追求!…
这次来上海参加Google I/O中国大会,发现其生态布局非常广远,超过自己之前的理解。从AI大模型、开发者生态系统建立、Cloud等多方面布局,来绑定自己开发者,付出确实颇多。 说一个感悟,之前和同事晚上一起吃饭,但今晚一个人吃,发现对大餐居然不感兴趣,更喜欢在热闹的馆子吃,感受周围的人间热情,看来我虽然是I人,但内心也更喜欢在人群中获取力量。很奇怪的是,自己很多时候又喜欢独处,矛盾的个体啊。…
易经八卦中提到“坤德”,中国传统审美标准中的含章之美,似乎一直是一个标尺,衡量着选择时的方面方面。 含蓄、内敛 非耀眼的太阳,而是温润的月光…
人生南北多歧路,卿向潇湘我向秦。 此后人生多宽敞,南来北往不遇卿。 山鸟与鱼不同路,再见容易再见难。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我知道,今年我会很难——人生10年流年,根据代偿原理获得的同时必然失去一些东西。或许,真的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原来的选择,不后悔拥有,也不惧失去。…
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只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 改变生活模式用不了太久时间,主要应用方法: 1. 活在此时此刻 2. 课题分离 3. 建立共同体感觉 4. 唯心的学问 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 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世俗成功和内心幸福是不同的维度。阿德勒的学问不是告诉你怎么成功,而是告诉你怎么坦然面对这个社会。 阿德勒的哲学解决的是让你幸福的问题。…
我告诉你 我喜欢你 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 只是希望 你在遭遇低谷时不要灰心 至少曾经 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 曾经是 现在是 以后也会是 希望你可以记住我 记住我这样活过 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如果我必须选择 生命中最美好的感觉 那一定是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 即便是这个人不喜欢我 也没有关系 因为喜欢一个人本身 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美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迷失的人迷失了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有人说,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可实际, 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但终究, 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涌,你没回头又怎知我不在? 而最终, 林深时雾起,不知归处,海蓝时浪涌,望而却步,鹿见人而惊,消失于林深,鲸踏浪而上,搁浅于浅滩,亦如我见你,如鹿如鲸。 只愿, 风吹深林雾,海映晴空蓝,你唤我梦醒,便可见鹿,见鲸,亦见你。…
凡我所失,皆非我所有 凡我所求,皆受其所困 万物皆为我所用,而非我所属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